孕育一个小生命,对大多数准妈妈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还是有将近10%的准妈妈会在孕期感觉到程度不同的抑郁。孕期由于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准妈妈在孕6——10周时初次经历这些变化,当身体开始为分娩做准备时,会再次体验到这些变化。激素的变化将使准妈妈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如果家族或个人既往有抑郁史,怀孕时就更容易患上孕期抑郁。
抑郁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有明显的特征:
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思维迟缓:感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郁: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者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造成抑郁的原因
1、大多初产妇,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又耳闻目睹了许多他人生产的痛苦经历,考虑到自己也将经历此过程,心中不免焦虑。
2、怕胎儿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检查毕竟是通过机器和各种化验,有些胎儿存在的健康问题不能查出。产妇对此产生焦虑,怕生出不健康的宝宝。
3、对胎儿性别的忧虑。大多数人对生男生女都能正确看待。但在有些人的潜意识里仍有某种对胎儿性别的好恶,对生男生女比较在意。准妈妈不能预知胎儿性别,心中不免打鼓。
4、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的准妈妈,由于自身健康存在问题,怕殃及胎儿,因此容易焦虑。
5、由于到孕晚期各种不适症状加重,如出现皮肤瘙痒、腹壁皮肤紧绷、水肿等,准妈妈心中烦躁、易焦虑。
6、准妈妈由于行动不便,整日闭门在家,注意力集中到种种消极因素上,加重焦虑。
7、准妈妈担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职业受到影响或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而产生焦虑。
8、怀孕后的女性往往最担心产后会失去怀孕前的一切,在丈夫那里“失宠”,还担心自己身材会变形。
9、中高收入女性在怀孕后马上辞退工作,原先充实的生活状态、明确的生活目标一下子就没了,人也变得很空虚,不做事情就东猜西想,猜想久了心理问题就出来了。
孕期女性心理压力增大,在有合并症的情况下尤其明显。有研究表明,孕期抑郁患者的自发性流产、早产、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增高。由于情绪对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孕期母体情绪低落、抑郁,将由内分泌改变传递给胎儿,在引起母体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基础上,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甚至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迟滞。
处理方法
1、准妈妈尽量多做一些会使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尽量使自己放松。照顾好自己,是孕育一个健康可爱宝宝的首要前提。要积极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要积极开辟新的生活园地,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要与精力旺盛又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交往。
2、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和配偶在一起,并多保持亲昵的交流。尽可能使夫妻关系更加牢不可破,孩子降生后,有坚强的后盾,可以放心依靠。
3、向爱人和朋友把情绪表达出来,说出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轻松而明确地说出自身的感觉。怀孕是非常时期,准妈妈需要爱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只有当他们明了一切感受时,他们才能给予想要的支持和安慰。
4、和压力做斗争,不要让生活充满挫败感。时时注意调整情绪。深呼吸,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做运动,注意营养。如果仍然时时感觉焦虑不安,可以考虑参加孕期瑜伽练习班,这种古老而温和的运动可以帮助准妈妈保持心神安定。
5、如果做了种种努力,但情况仍不见好转,或者发现自己已不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冲动,那么应该立即寻求医师的帮助,进行积极治疗,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对自身和胎儿没有不良反应的抗抑郁药物,也可以要求医师推荐一位这方面的医学专家或精神治疗专家,以免延误病情,给自己和胎儿带来不良后果。有的准妈妈害怕去见精神治疗专家,认为这会使自己与精神病挂上钩。其实准妈妈完全不必担心,应理智而客观地把它看作保证母亲和胎儿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
本文内容by《科学管理孕期体重》
主编 熊庆 吴方银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