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春节前病毒“兵临城下”的全面肆虐,到“五一”节前病毒 “强弩之末”的全面围歼,全国人民经历了举国上下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逐步巩固,我省已连续无新增病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国内个别地方聚集性疫情又有发生,个别地方出现医院交叉感染。
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所以更须倍加珍惜。“五一”假期如约而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节假日安排,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放假时间为5月1日至5日,共5天。
病毒残寇在寻找等待可乘之机、可喘之息。为巩固防控战果,米诺娃妇女儿童医院倡导:
一、五一不出行,居家享清净
“五一”长假出游高峰,人员的流动会进一步增加传播风险,何不居家享清净,放松疲劳的身体,利用网络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二、防疫进行时,共同来坚持
经过百余天的防疫会战,才换来当下的疫情向好,但我们不能轻言胜利,防控疫情还在进行时,需要大家共同坚持。
三、防控疫情际,绷紧疫情弦
近期,国内个别地区出现疫情反弹,主要是由于聚集性集会引起。因此,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的思想,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不让疫情有可趁之机。
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我们要保持警惕的心,要意识到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如一定要出去旅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也给出了以下出行建议(必看)
这几类人不建议去旅行
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可以去哪里旅游?需做好哪些准备?
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娱乐活动;
若准备跨地区出游,应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
出行需准备一些口罩、手消毒剂等必要物品,以备路上使用。
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什么?
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
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
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在景区要有序排队,保持一个人际距离;
在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时做好手部卫生;
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旅行期间饮食应注意什么?
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
在景区内饮食时,建议首选外带食品;
若需在餐厅用餐,建议间隔错位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推荐大规模聚餐,也不建议携带婴幼儿进入餐厅。在餐厅期间要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
旅行期间住宿要注意什么?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
“行百里者半九十”,胜利在前,但仍未可及。麻痹大意,蝼蚁之穴能溃千里之堤,突隙之烟能焚百尺之室。这个“五一”假期,大家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勿让之前的辛苦都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