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中医认为,新妈妈为了顺利生下宝宝,全身骨节打开,肌骨经筋都处于松弛的状态,加上分娩时出血、用力、耗气,产后身体处于“多虚多瘀”的状态,需要经过月子期间的养护调理,才能恢复产前的状态。那么,月子期间怎么吃才好呢?产后的饮食要注意些什么呢?和米小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同体质妈妈的产后饮食策略
1、气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胖、汗多易感、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口唇色淡、食欲减退。适合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鸡肉、牛肉、党参、黄芪、红薯、山药、栗子、莲子、燕麦、菌菇等。
2、血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瘦、头晕乏力、肠燥便秘、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精神不振。适合食用滋阴养血的食物,如:乌鸡、猪肝、猪血、当归、阿胶、黑芝麻、龙眼肉、红枣、红糖、菠菜、黑木耳等。
3、阳虚体质
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喜暖、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精神不振。适合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红糖、姜、羊肉、泥鳅、海参、南瓜等。
4、阴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瘦、颧红、怕热喜凉、口唇干燥、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肠燥便秘。适合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猪肉、鸭肉、鸭蛋、甲鱼、百合、番茄、莲藕等。
5、痰湿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胖、运动较少、嗜睡、舌苔厚腻、胸闷痰多、大便粘滞。适合食用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食物,如:白萝卜、洋葱、芋头、紫菜、海带等。
6、湿热体质
表现为困重倦怠、面色黄暗、痤疮粉刺、口苦口臭、小便色深。适合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黄瓜、苦瓜、白菜、芹菜、茭白、葫芦、莴苣、绿豆、豆腐等。